炎炎夏日,氣溫不斷攀升,全市供水量也持續增高。今年6月19日全市供水量高達164萬噸,創歷史新高;7月14日全市供水量高達165.8萬噸,7月26日全市供水量高達166.3萬噸,屢次突破記錄。
今年以來,水務集團通過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,結合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,采取多項措施,持續推進供水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,保障高峰期供水安全。
水源方面,為應對今年廈門市高峰供水,水務集團精心準備、提前謀劃,在供水低峰期完成供水設施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。同時通過與九龍江水源管理相關單位建立長效溝通協調機制,及時根據九龍江上游來水情況調整供水模式;通過江東泵站6號機組改造等技術革新提升原水供應保障;通過精細化科學調度,統籌全市水資源供應,實現東西部水資源供應平衡,以滿足高峰供水需求。水廠方面,洪塘泵站已于6月正式投入使用,供水能力由原來的1.5萬噸/日提升至6萬噸/日,有效使同安五顯地區周邊及竹壩片區用水安全得到保障。翔安水廠二期工程已完成聯合調試,于7月正式通水試運行,每日最多可為翔安區增加15萬噸供水能力。翔安水廠一期、二期總規模達27萬噸/日,確保翔安片區的供水安全。供水管網方面,島內片區老舊給水管道改造工程正在進行中,全長8.6公里,目前已完成6.18公里,配合軌道3號線提升改造的華泰路、湖里大道、火炬路、湖濱東路已全線改造完成,有效改善了相關片區供水品質,保障供水的安全。此外,同安片區通過重點改造竹壩片區供水系統,將該片區供水管網全部新建替換,提高了管網供水安全。
此外,每年在供水高峰期來臨之前,水務集團各生產部門均會認真組織實施年度更新改造、大修理計劃,完成各場站所生產設施設備的年檢工作。各水廠運行值班人員增加巡查和檢測頻次,強化水質監測,保證出廠水符合國家標準。各片區管網維護人員在高峰供水前完成對管道、閥門等保養巡檢,加強管道巡查頻次,強化應急響應能力,確保高峰供水系統安全穩定運行。